近年來,海東市市場監管局把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產業作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重要抓手,制定覆蓋高原冷涼蔬菜全產業鏈的標準,通過構建科學規范的標準體系,解決高原冷涼蔬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種植規范不統一、產品質量不穩定、品牌效益不明顯等問題,助力提升產品品質和價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撐。
立足產業特色與發展需求,構建覆蓋高原冷涼蔬菜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該標準體系包括了通用基礎標準、生產標準、產品標準、采后處理及加工標準、流通及產品追溯標準、品牌建設標準、社會化服務標準等七大內容,涵蓋了24項二級子標準體系,形成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標準鏈條。此次制定發布的高原冷涼蔬菜標準體系共整合1075項標準,其中國家標準376項,行業標準513項,地方標準180項,團體標準6項,實現對產業鏈各環節的標準化精準管控,既保障了產品高原特色,又提升了產業整體水準,為打造優質優價的高原冷涼蔬菜品牌提供堅實技術支撐,真正讓標準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助推器”。
高原冷涼蔬菜標準的制定與實施,為產業注入標準化、品牌化新動能。通過建立涵蓋全鏈條標準體系,顯著提升產品品質一致性,增強市場競爭力。標準化生產實現優質優價,直接帶動農戶收入提升;深耕地域特色農產品資源,精準培育有條件的企業拓展產品線,積極引導企業獲取香港STC認證,以此為企業打造國際市場“金名片”,實現提質增效與市場開拓的雙贏。產業鏈各環節的標準化運作,創造了多元化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同時,標準引領下的產業升級帶動配套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標準化與認證雙輪驅動,不僅實現產業效益提升,還促進了生態環境保護,更讓農民共享發展紅利,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動力。
建立標準實施效果跟蹤評估機制,定期開展標準適用性調研,及時優化標準內容,更新修訂。重點打造標準化示范區,通過現場觀摩、實操演示等方式,讓標準看得見、學得會、用得好。加強標準與綠色有機認證、檢驗檢測銜接,引導企業開展綠色有機認證,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助力企業提升質量管控水平。通過深化標準推廣應用,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自愿、社會參與的標準化工作新格局,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積極探索標準與新興業態融合,開發標準化+文旅、標準化+康養等新模式,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高原冷涼蔬菜標準體系的制定,不僅規范了產業發展,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價值,更重要的是通過標準化手段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探索出了一條以標準化推動特色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下一步,海東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深化高原冷涼蔬菜標準化工作,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標準集成應用,推動海東市高原冷涼蔬菜產業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釋放更大潛力,讓高原的“冷資源”轉化為富民強市的“熱動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