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永浩與西貝的輿論風波掀起了大家對預制菜的廣泛關注。其中,“廣州早茶 預制”這一詞條登上微博熱搜。一向對新鮮食材有著較高追求的廣州人,特色早茶怎么是預制菜呢?
據筆者了解,點都德、陶陶居、廣州酒家等知名品牌紛紛推出預制早茶產品,從蝦餃、叉燒包到腸粉,種類豐富多樣。這些產品不僅在廣東本地市場熱銷,還通過電商平臺走向全國。
廣州酒家作為廣州預制菜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布局預制菜業務。其推出的利口福系列預制菜,涵蓋了粵菜經典菜品、廣式點心等多個品類,深受消費者喜愛。除了廣州酒家,陶陶居、點都德等知名餐飲品牌也紛紛涉足預制菜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廣式特色的預制菜產品。
廣州預制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為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廣州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202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從建設預制菜聯合研發平臺、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監管規范體系、建設預制菜冷鏈物流體系等十個方面,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產業布局方面,廣州市規劃建設了多個預制菜產業園。
隨著預制菜產業的快速發展,標準缺失成為制約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廣州市積極參與預制菜標準的制定工作,努力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標準支撐。
在地方標準制定方面,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制定了多項預制菜相關地方標準。例如,《預制菜術語及分類》明確了預制菜的定義、分類原則和方法,為預制菜的規范生產和市場流通提供了依據;《粵菜預制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對粵菜預制菜的
包裝材料、標識內容、標注方法等進行了詳細規定,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些地方標準的出臺,填補了廣州市預制菜標準的空白,為企業生產和市場監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團體標準制定方面,廣州市預制菜產業協會制定的《預制菜冷鏈物流配送規范》,對預制菜在冷鏈物流過程中的溫度控制、運輸設備、裝卸操作等環節提出了嚴格要求,有效保障了預制菜的品質和安全。目前,廣州市已發布多項預制菜團體標準,涵蓋了產品質量、生產工藝、冷鏈物流等多個方面,為推動預制菜產業規范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4年3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進一步規范預制菜范圍(預制菜也稱預制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
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不包括主食類食品,如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面包、漢堡、三明治、披薩等。),也為廣東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未來,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推進,消費者對便捷、健康、美味的食品需求將不斷增加,預制菜市場潛力巨大。但讓消費者接受預制菜,提升預制菜的品質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