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0400號提案的答復
米其智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及監管的提案收悉,經會商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省聚焦預制菜產業政策保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質量安全監管、科技賦能文化融合等方面,著力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推動預制菜相關法規政策出臺,加強產業發展政策保障。積極推動將預制菜寫入《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從加強全程監管、開展風險監測評估、制定監管措施三方面對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作出規定。經省政府同意,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制定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明確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培育壯大預制菜企業、加強生產許可管理、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施風險監測評估、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等12方面措施,強化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保障。
二、加快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大產業標準有效供給。一是搭建標準化技術平臺。先后成立江蘇省餐飲標委會、農產品加工標委會,為我省預制菜生產加工及營銷提供了標準化平臺支撐。二是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委托南京工業大學食品學院完成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梳理分析我省預制菜標準現狀,明確我省預制菜產業標準化建設路線圖,并提出待制定標準清單。三是加強預制菜標準制定。聚焦預制菜產業發展需要,制定發布地方標準《預制菜生產管理規范》,明確預制菜的分類以及生產過程的場所環境、設備設施、原輔料采購、典型加工過程、檢驗、標簽與包裝、貯存與運輸、產品召回與追溯等環節質量管理要求。推動有關社會團體聚焦預制菜加工、特色菜品制定《預制菜肴加工規范》《預制食品 興化熟醉蟹》等9項團體標準。目前,國家標準委正在組織制定國家標準《預制菜術語和分類》,我省正積極參與該標準制修訂工作。
三、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加強預制菜生產經營環節質量安全監管。一是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督促預制菜生產、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企業主要負責人負總責,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分級負責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自查,指導企業結合實際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建立并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和機制。二是強化預制菜生產許可管理。2023年,與上海、浙江、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共同制定發布《長三角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指引》,從預制菜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和審查依據、生產場所、設施設備、工藝流程等方面提供了參照指引。規范實施許可審查工作,提高預制菜行業準入門檻。三是嚴把原材料質量關。推動開展《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修訂,進一步完善全鏈條監管制度,明確農業投入品和產地環境要求等。配合省人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先后協助制定抽檢方案并組織抽檢232批次。強化果蔬、畜禽、水產品例行監測,開展小麥、大豆、水稻等重要糧食產品專項風險監測,組織對豇豆、“兩魚”水產品等收購、運輸環節開展專項抽檢,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覆蓋面,2024年開展省級定量檢測2.5萬批次。四是加強預制菜生產安全監管。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預制菜定義范圍,開展預制菜生產企業調查摸底,推進預制菜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工作。通過監督檢查、組織第三方風險排查等措施,加強預制菜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管。五是注重經營環節溫度控制。針對預制菜大多為冷藏冷凍食品、對貯存運輸溫度有特殊要求的特點,督促指導預制菜銷售者嚴格落實冷藏冷凍食品全程溫度控制要求并記錄。六是加大經營過程追溯管理。督促食品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依法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其他合格證明,如實記錄所銷售預制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者信息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鼓勵食品經營主體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相關憑證。
四、強化食品抽檢科學性和靶向性,狠抓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一是開展專項抽檢監測。為深入分析我省市場銷售的預制菜食品安全狀況,2024年度組織開展了預制菜專項風險監測。主要聚焦消費者關注度高、消費量大的“預制菜”品種,覆蓋全省域、全環節、全業態,加大抽檢監測力度。二是分析研判風險影響。組織專家對預制菜風險監測結果進行分析,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點,結合企業信息研判風險范圍、風險危害程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整改措施建議。三是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部署各地加強預制菜企業監管,針對發現的問題線索,迅速組織排查原因,建立問題清單,采取整改措施,督促徹底整改提升。
五、強化科技賦能文化融合,促進預制菜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加強重點培育。將預制菜產業鏈納入“1650”產業體系建設重點培育,按照“六個一”工作要求,建立省市聯動、政企協同工作推進機制,舉辦預制菜產業鏈冷鏈物流對接、新型食品集群協同創新發展、預制菜產業鏈智改數轉網聯專項診斷等專場活動,不斷促進預制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二是成立創新聯盟。指導成立省預制菜產業創新聯盟,強化產學研合作,集中攻關產業技術創新的核心和共性關鍵技術,在標準建立、產品研發、風味提升、技術突破、模式升級上發揮引領作用,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三是組織推介活動。組織“蘇韻鄉情 百味鄉食”、“魚米之鄉、蘇食生活” “江蘇味道”等推介活動,優選了238道飽含江蘇韻味、獨具家鄉情結的“百味鄉食”,傳承弘揚淮揚風味、金陵風味、蘇錫常風味、徐海風味等江蘇菜點餐飲文化,著力打造江蘇精品預制菜形象。
下一步,將圍繞預制菜產業發展需求,開展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進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一是加強標準研制。聚焦預制菜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需要,支持省內龍頭企業參與相關國家標準制定,加強預制菜相關地方標準制定,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制定實施高質量的預制菜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不斷完善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二是落實行業自律。指導行業組織持續宣貫《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范》等標準,對餐飲企業從食品原料采購、制作加工、包裝、貯藏、配送等環節進一步加以細化要求,促進預制菜產業規范發展。三是鼓勵先行先試。鼓勵揚州、淮安兩個“世界美食之都”在加強預制菜標準化領域先行先試。依托揚州、淮安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優勢,以打造世界美食之都預制菜品牌為目標,推動制定淮揚菜風味的預制菜產業標準體系,壯大“兩都”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四是強化實施應用。鼓勵品牌餐飲企業傳承江蘇特色餐飲文化,結合實際制定推廣應用預制菜領域團體標準等,提高預制菜產品質量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爭取形成一批具有江蘇菜系特點的市場爆品和特色風味預制菜品。
二、持續提升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水平。一是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督促預制菜生產、銷售主體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持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食品生產經營風險管控。二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持續強化預制菜生產、經營環節安全監管,加大預制菜抽檢監測力度,嚴守食品安全底線,切實保障預制菜質量安全。三是推動原料“優質化”。發揮江蘇農產品種類豐富、名優產品多、地域特色明顯的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圍繞消費需求,高標準建設一批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預制菜綠色原料生產基地,調整優化預制菜原料供應結構,提升農產品原料質量水平。
三、加快預制菜領域科技創新。一是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鼓勵預制菜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利用現代真空低溫烹飪、智能包裝監測、冷鏈物流等技術提升產品質效與附加值。二是推動智改數轉網聯。編制預制菜行業智改數轉網聯指南,明晰典型場景、方案,列出軟硬件設備及服務商清單并廣泛宣貫。推廣二維碼、標識解析等技術,實現食品全流程質量可追溯,全面提升質量安全保障力。三是推進產業協同效應。組織產需、產銷、產融、產才等專場對接活動,穩企強鏈。支持龍頭企業參與標準制定,鼓勵地方特色食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四、加強宣傳和引導。持續組織“蘇韻鄉情 百味鄉食”、“魚米之鄉、蘇食生活”“江蘇味道”等推介活動,利用線上線下平臺,普及預制菜生產工藝與安全標準,科學認識預制菜。倡導企業誠信經營,引導公眾理性選擇,關注品質與營養,推動預制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5日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