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中的臭味物質主要有低分子的醛、酮、游離脂肪酸、不飽和烴類等。這些物質在油脂加工過程中會使食用油產生“臭味”,影響食用油的風味和品質。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用到精煉油設備對食用油進行脫臭。

精煉設備中的脫臭工序不僅可以除去油中的臭味物質,提高優質的煙點,改善食用油的風味,還能除去過氧化物及其分解產物。在相同溫度下,各種臭味物質的蒸汽壓有著較大的不同,其中較難發揮的是脂肪酸和長炭鏈的烷烴。但是在常壓下脫除這些臭味組分仍是不可能的,常壓下游離脂肪酸的沸點一般在300℃以上,在這個溫度下,油脂會發生氧化分解和熱聚合,所以脫臭必須在高真空的條件下進行。

精煉油設備中脫臭工藝可以分為連續式脫臭、半連續式脫臭和間歇式脫臭,主要根據油脂種類、生產規模等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加工方式適應不同的場景,但油脂脫臭的流程大致相同,一般分為下面三個步驟:
1、析氣加熱:
在脫色油與脫臭油進行熱交換加熱前,首先要排盡油中空氣。
2、脫臭:
在適當的氣壓下,經由一系列泵噴射蒸汽,油在蒸汽的攪拌下與蒸汽充分接觸,而蒸汽則均勻分散在油中,利用油脂內臭味物質和甘油三酸酯的揮發度的差異,在高溫高真空的調價下借助水蒸氣蒸餾脫除臭味物質。
3、冷卻:
油在真空條件下通過熱交換冷卻。
脫臭工序是大部分油脂精煉的步,脫臭可以去除油脂在加工中產生的“異味”,如焦糊味、溶劑味、白土味,以及油脂本身帶有的不能被大眾所接受的味道。精煉脫臭工序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除這些會影響到食用油氣味、滋味的物質。在物理精煉中,油脂在脫臭的同時還能脫除游離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