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杭州臨安區特色產業山核桃,眼下正迎來加工旺季。走進臨安的炒貨企業,機器轟鳴與山核桃的濃郁香氣交織,一幅現代化的農產品加工圖景徐徐展開。今年以來,臨安區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動部分山核桃加工企業完成設備升級,以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助力產業提質增效,讓豐收季的“金果果”釋放出更大價值。
在臨安日明炒貨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內,一派繁忙有序的生產景象。液壓車穿梭往返,高效搬運著原材料;自動化生產線平穩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專注于山核桃的篩選、蒸煮等工序。六臺馬力全開的剝殼機,它們不停運轉,快速處理著山核桃殼,大大減少了人工勞動強度。“過去4臺剝殼機滿負荷工作,旺季時還是跟不上生產節奏。”企業總經理帥日波向臨安新聞網記者介紹,為破解產能瓶頸,今年公司新增了兩臺剝殼機,每臺每小時可剝殼250斤至300斤,按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計算,一天就能多處理七八千斤山核桃。不僅如此,針對以往蒸煮環節蒸汽不足的問題,公司新引進了一臺
蒸汽發生器,如今蒸汽供應穩定充足,生產流程更加順暢高效,有力保障了旺季生產需求。
日明炒貨的設備升級并非個例。杭州臨安裕康食品廠,同樣能感受到機械化帶來的變革。企業車間內,新增的11臺山核桃仁生產攤涼快退式
輸送機和2臺山核桃仁生產攤涼
振動篩已全面投入使用。這些新設備的加入,進一步優化了山核桃仁的加工流程,提升了攤涼環節的效率和質量,有效助力企業擴大產能,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
據了解,今年臨安區農業農村局將推動山核桃產業機械化、現代化發展作為重點工作,大力支持龍頭企業開展產能擴容與技術改造。此次升級覆蓋了龍崗鎮、清涼峰鎮、島石鎮等多個山核桃主產區,姚生記、康太、桃源食品、裕康食品和日明炒貨等5家龍頭企業率先完成生產線升級,新增的5條自動化生產線在今秋加工旺季全面投入使用,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臨安山核桃產業的機械化升級,不僅帶來了產能的提升和效率的優化,更在推動產業綠色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自動化設備的應用,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人為干預,有助于保障山核桃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高效的生產模式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資源浪費,符合綠色發展理念。隨著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安山核桃產業正逐步擺脫傳統加工模式的束縛,向著現代化、高品質的產業發展方向邁進。
當前,臨安山核桃加工旺季仍在持續,機械化生產的優勢不斷凸顯。未來,臨安區將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現代化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山核桃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讓更多農戶和企業享受到科技賦能帶來的紅利,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文章中部分資料來源:臨安新聞網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