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曝光的水牛奶市場亂象引人關注:20款標注“水牛”與“純牛奶”的產品中,無一款以100%生水牛乳為原料,且普遍未標注添加比例,部分商家甚至將“水牛”字樣注冊為商標誤導消費者。這一現象并非個例,而是當前水牛奶市場發展階段的集中縮影,折射出這個新興賽道在快速成長中的機遇與陣痛。
我國水牛奶市場正處于小眾崛起向規模化發展的過渡階段,憑借差異化優勢實現了逆勢增長。在乳制品行業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水牛奶以口感濃郁、營養密度高的特點契合消費升級需求,成為少數能跑贏大盤的細分品類。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6.18”期間,水牛奶在天貓超市和京東的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00%和74.5%。2023年上半年,天貓水牛奶規模同比增速為42%,京東水牛奶規模增速為75%。也有報告指出,水牛奶2024年末市場規模已達50億元,2025年預計突破60億元,盡管增速從兩位數回落至8%-10%區間,但仍顯著高于普通乳制品均值。
繁榮背后,市場亂象與深層矛盾日益凸顯。最突出的是標注亂象與信任危機,水牛乳收購價是普通生牛乳的3-4倍,屬于高價值原料,按《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本應標注添加量,但企業普遍“沉默”,甚至通過商標設計玩“文字游戲”,如“皇氏水牛”“水牛配方”等標識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純水牛奶產品。這種信息不對稱直接導致價格體系扭曲,部分混配產品售價是普通牛奶的2-3倍,卻難以匹配宣稱的品質。此外,水牛奶的產量低,存欄少,來源供給無法滿足產業快速發展需求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盡管挑戰重重,水牛奶市場的長期前景仍值得期待,關鍵在于能否實現從“網紅”到“長紅”的轉型。政策與監管完善將成為重要推力,加快特色乳制品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地方標準升級為強制性國標,明確原料構成與比例標注要求,配合強化抽檢與處罰力度,有望遏制行業亂象。供應鏈升級是破局的核心抓手,頭部企業已開始布局自有牧場,在建項目預計能提升30%以上產能,而全國性乳企的股權收購動作,預示著產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消費需求升級為產品創新提供方向,高端化與多元化成為趨勢,有機水牛奶、功能性產品占比已從18%向30%邁進,酸奶、奶酪等衍生產品銷售額占比預計2030年將達34.7%。隨著消費者教育深化,公眾對配料表的識別能力提升,市場將逐步走向信息對稱,真正優質的產品有望通過口碑積累實現溢價。
水牛奶的興起本是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其發展前景取決于能否守住誠信底線與品質根基。奶源爭奪與規范競爭將引發行業洗牌,那些堅守全產業鏈建設、坦誠面對消費者的企業終將勝出。未來,隨著標準完善、供應鏈成熟與消費理性提升,這個小眾品類有望擺脫當前的信任危機,在乳制品市場占據獨特地位,實現商業價值與消費者信任的雙贏。
免責聲明:本文由AI搜索資料編輯完成,主要目的是傳遞行業信息,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我要評論